close

    幾年前捐了500元認養一棵在溪頭的小樹,每年在植樹節前夕總會收到『環境品質保護文教基金會』邀約去看樹的訊息;幾年下來我卻沒能成行。

    10月底又見到關於植樹的訊息,但這一次是親手種樹的邀約。雖然算不上綠手指,但我對花花草草頗為喜愛,能夠有這個機會親手種一棵樹,這誘因更高於捐贈─更何況種樹的地點是在阿里山自從在溪頭大暴走之後,我開始對爬山這件事感興趣,一看到基金會的訊息標題是阿里山種樹去,我絲毫沒有猶豫就按下報名鍵了。

    行前添購了登山鞋和防風雨的夾克;參加半自助行這麼多次,同行者多數都有這些裝備,我卻一直沒有添購的意願,但這次為了種樹活動竟如此大手筆的,連我自己都有些驚訝呢!

    週末的下午,種樹的志工同好們集合在嘉義火車站,再由基金會領軍搭車上山。途中基金會的人員特地停下來買雨鞋上山,說是連下幾天的雨,山路已成泥濘。

    抵達阿里山青年活動中心已是3個小時後的事情,外面氣溫只有十來度還飄著雨霧,我很慶幸自己裝備齊全。

 

 
(這是第二天清晨拍的)

    到了晚餐後的說明會,我才發現自己想法太天真。

    基金會的工作人員播放著今天到造林地踏勘的照片,我才發現這趟種樹活動不同於我在電視媒體上看到的樣板活動─在一片墾平之地輕輕鬆鬆地植入一棵小樹,然後就有鎂光燈和掌聲。我們要造林的地區是在
88風災中被坍方土石掩埋的阿里山鐵路旁,照片中那一片山坡地滿是大小石塊,而我們要前往必經的森林小徑多已因雨變成爛泥水漥之地;基金會堅持穿上雨鞋的人才能上山種樹。

    第二天戴上所有基金會為我們準備的裝備─安全帽、工作手套、毛巾、雨鞋、鋤頭、小鋤…,一群臨時併湊的種樹工就出發了。我們被分配成3人一組,每組負責種下20棵樹苗。

 

    抵達造林地之前得先走上一小時的山路,前半段我是用熱情在支撐著,但在最後一段上坡路,我竟然差點被擊敗了:每走不到百步便需要停下來用力喘氣,遠遠地落後在尾端。最後還讓年輕人跑來幫我一把,幫我提走手上的10棵樹苗,我才好生狼狽的走到頂端。

 

雖然這段種樹前的路程有點艱辛,但最困難的都過去了,種樹竟是這個活動中最輕鬆的部分。小心的挖開石頭,放入紅檜的樹苗,再細心的掩土、壓實。只花去不到半小時的時間,我們這一區的志工(共分三區)便完成180棵樹苗的種植。

 

 

    付出勞力汗水之後心情總是愉悅的,完成工作的志工們聚在一起聊天、分享零食。同行中有位年輕人是中國笛的全國冠軍,有人在前一晚聽過他的演奏之後讚揚不已,他也樂意在勞動後暫拋疲累為大家演奏一曲。演出的水準當然不在話下,在群山迴蕩之中聽來別有仙意呢!更叫人感動的是,在此情此境中聆聽悠揚的笛聲,人生難得一回!

 

    回程中我仍然緩步的走著,望見山坡下被土石遮斷的鐵軌、山洞,再回頭看看我親手種下的小樹苗,真心期盼有一天能夠搭上復駛的阿里山火車,回到這裡來看看長大的小樹。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ymco7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